4月16日,..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情况。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493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20年四季度环比增长0.6%;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生产需求扩大,市场活力提升,就业物价稳定,民生保障有力,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翻看这份备受期待的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有哪些亮点、特点值得关注,支撑良好开局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看待中国经济下一步的走势?
多位专业人士学者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相较同比增幅,环比数据更理性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在宏观政策持续为市场主体纾困的背景下,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增长、市场销售逐步改善、线上线下融合提速,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在不断增强。面对经济恢复进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应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主要指标回升 一季度经济表现亮点纷呈
从一季度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来看,各领域的数据都有亮眼的表现。工业、服务业、农业生产形势稳步回升,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物价、就业、居民收入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同时,一些指标的同比增速均达到两位数: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5.6%,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9.2%……
从产业角度来看,发展形势持续好转,生产形势稳步回升。
一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两年平均增长3.4%;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5%,环比增长2.01%,年平均增长6.8%;服务业稳定恢复,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32.1%、21.4%,两年平均分别增长6.6%、6.8%。
从“三驾马车”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来看,消费、投资、进出口数据均实现首季“开门红”,推动经济稳步复苏。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21亿元,同比增长33.9%,环比增长1.86%,两年平均增长4.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5994亿元,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2.06%,两年平均增长2.9%;货物进出口总额84687亿元,同比增长29.2%。
从民生领域来看,经济运行的持续稳定恢复,有力、有效地保障了物价、就业、居民收入的稳定及增长。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其中3月份由上月的下降0.2%转为上涨0.4%;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97万人,完成全年预定目标任务的2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0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4.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一系列亮眼的经济数据表明,在党中央的坚强..和正确决策下,我国经济已从新冠疫情的冲击中恢复过来,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的双胜利。”
“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亮点很多,实现了今年的良好开局。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速恢复预示着很多受限于疫情的服务行业实现了恢复性增长。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2%,两年平均增长6.3%,是3月数据中较大的一个亮点。”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
宏观政策纾困 中国经济展现强大内生动力
一季度,面对冬春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复苏、赢得良好开局,背后都有哪些因素的支撑?
首先,从生产、消费及就业等方面的表现来看,我国经济内生动能依然在持续释放。
随着全民疫情防控意识的增强以及疫苗接种的进一步普及,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在逐渐趋弱,工业生产销售恢复正常,企业收入和利润加速恢复,工业增加值也将呈现稳中有升、持续增长的状态。
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在线教育、智慧出行、“互联网+医疗健康”等新型消费需求的释放推动了今年消费的持续上涨。消费环境持续改善使得居民信心增强,居民收入回升又进一步促进消费能力稳步提升。业内分析认为,这都是推动一季度消费市场呈现快速恢复的原因。
同时,新动能快速成长,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31.2%,两年平均增长12.3%。新业态、新模式仍在不断涌现,直播带货、在线诊疗、远程办公等新模式发展向好,线上线下融合提速。
其次,今年以来,宏观政策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使得企业活力、信心进一步增强。
3月份数据显示,当前市场预期稳中向好。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9%,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连续13个月位于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上升4.9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5.3%,上升3.7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PMI中小型企业的采购经理指数重新回到了景气区间以上,代表了市场主体信心的增强。此外,市场主体也在快速增长,日均新设市场主体呈现了两位数增长。
刘爱华表示:“去年以来,宏观政策围绕市场主体所需,采取了大量的减税降费纾困政策,这些政策为保市场主体发挥了非常明显的成效。从今年的数据来看,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好转,信心不断增强。”
“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比较强,这从消费和服务业的恢复向好上有所体现;从就业的情况来看,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为5.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就业情况也在逐步改善。另一方面,要得益于我国宏观政策的有效安排,今年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加强了市场主体的信心。”诸建芳认为。
恢复态势持续 需警惕不确定性因素扰动
着眼下一步,中国经济如何延续良好态势,仍需警惕哪些风险与挑战,依然是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
刘爱华认为,不管是从经济内生动力、供给的质量,还是从市场主体的活力来讲,各方面因素都在改善加强。这些领域的恢复态势和中国经济拥有的雄厚物质基础、完整产业体系、丰富人力资源等长期优势结合在一起,可以很好地助力经济稳健增长。
“所有因素综合在一起,我们对全年经济保持目前的恢复态势是充满信心的,我觉得全年的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态势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刘爱华说。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下一步要重点关注经济恢复的增长动力和结构。
“从维持增长动力看,货币政策等不能急转弯、退出过快,以防止二季度或下半年边际上复苏动力逐步减弱。从结构上要重视扩大内需尤其是提振消费,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21亿元,虽然同比增长33.9%,但环比增长只有1.86%;如何深化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进而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问题。”滕泰说。
诸建芳预计,全年经济增速将超过8.5%,中国仍是今年..增速较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其中,二季度应该将是今年环比增长较快的时期,三四季度环比增长速度可能逐步向2017-2019年的平均水平回归,四个季度会呈现缓步回升的态势。
“风险挑战来说,一是通胀问题,目前看PPI的高点还没有到,而且中长期会不会因为..流动性扩张导致通胀,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关注的问题;二是疫情会不会再次出现反复,尤其是..商贸往来逐渐重启之后的持续性。”诸建芳认为。
对于接下来将面临的挑战,刘爱华分析认为,经济发展大环境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要保持清醒头脑,国内恢复的基础还不太牢固,部分服务业、小微企业增长仍然偏慢。面对经济恢复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持续巩固“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线,促进全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文章来源于人民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会尽快安排删除。